一、解读教材,提炼主题
教师通读教材,了解各主体板块的语言情境与主要内容,并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心理特点、现实需求等提炼单元与各板块的语篇意义,而后依据语篇推进的逻辑,整体规划课时。
1.研读教学板块,了解话题分布教师结合文字插图、场景、情境等要素,了解各主体板块的语言情境及主要内容,分析话题分布情况。本单元的内容主要涉及出行方式和交通规则等话题。在话题分布上,本单元关于出行方式的子话题有同伴的上学方式、不同国家学生的上学方式、去同一地方的不同出行方式、去不同地方的不同出行方式等;关于交通规则的子话题有十字路口的交通规则身边的交通规则,骑自行车的交通规则、上学路上应遵守的交通规则、不同国家的交通规则等。2.依据学生的认知基础,提炼单元主题在了解了单元话题的分布后,教师需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与现实需求,提炼单元主题。对于出行方式这一子话题,学生的实际情况如下:有的学生由家长开车接送,有的由家长骑电瓶车、自行车接送,有的乘坐公共交通或步行上学,还有的学生已满12周岁可以自己骑车上学:学生对不同国家的同龄人的上学方式十分感兴趣;学生对于基本的出行方式十分熟悉,但大部分学生由父母决定以何种方式出行,对于经济、环保出行的认识不强。对于交通规则这一子话题学生的实际情况如下:该年龄段学生对常见的交通规则已非常熟悉但在行为上会有疏忽;学生对于骑自行车上路须遵守的交通规则的了解程度不一;学生对于与自己关联度高的交通规则,兴致盎然;学生好奇心强,对于文化差异,如不同国家地区的不同交通规则等非常感兴趣。基于以上学情,教师将本单元的主题定为“人们出行方式的多样性及安全性(Diversityandsecurity of ways to go to certain places)”3.以语篇逻辑推进,理清课时主题序列教师在解读教材时需关注单元各教学板块的语篇意义与单元主题之间的关系,依据语篇推进的逻辑顺序,统筹规划单元课时,具体如表1。
单元:Diversity and security of ways to go to certainplaces | ||
课时 | 语篇意义 | 教学板块 |
1 | Different ways we come to ourschool(The reason I choose this way togo to school) | A Let's talk |
2 | Different ways to go to different places | A Let's learn |
3 | Traffic rules that have to obey | B Let's talk |
4 | Traffic rules we can see from thesigns and lights | B Let's learn |
5 | Different countries, different tra-fic rules | C Story time |
6 | Different places, different ways togo to schoolObey the traffic rules when going to school | B Read and write |
表1Unit2Waystogotoschool单元课时序列
由上表可见此时单元教学的课时安排以语篇意义的推进逻辑为线索,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确保学生在经过单元学习后,能形成对单元主题的深人认识。
二、基于主题确定目标
在解读完教材,确定单元主题后,教师应基于主题确定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1.意义与结构并行,确定单元目标教师仔细研读各板块教学内容,从“对语篇意义的认知”和“对语言知识的掌握”两个维度来确定单元教学目标,明确学生经过本单元的学习后应该大成的语篇能力和语言能力,如表2
单元主题:Diversity and security of ways to go to certain places | |
对语篇意义的认知 | 对语言知识的掌握 |
了解出行方式的多样性 | 会听、说、读、写train和subway等交通工具的单词,并在对话中进行应用;能使用“Howdoyougoto..from..?”的句型对出行方式进行询问,并能用“Igoto..by..."的句型进行回答 |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优出行方式 | 能用“Igoto..by.”"Ithinkitsfast/safe/cheap...”等句型表述选择该出行方式的理由 |
根据不同情况选择自己出行的方式 | 能用“Igo toschool/ work...by...because...”的句型表述自己(或代入父母角色)选择该上学(通勤)方式的理由 |
了解不同地区学生上学方式的差异 | 读懂文章,并能用“In....students gotoschoolby..,because...”的句型概括文章大意;能针对不同地区学生不同的上学方式写出相应的交通安全提示 |
认识常见的交通标识 | 能用“What does this sign mean?”对交通标识进行询问并能用“Youmust...Dont..."等句型解释相应标识的意义 |
了解并愿意遵守身边的交通规则 | 能用“Stop and wait/Slowdown...atthe...light"等句型表述横穿马路时需遵守的交通规则 |
了解不同国家、地区的不同交通规则 | 能读懂故事,并根据上下文理解故事中出现的double-decker等单词,归纳总结中英两国的交通规则的差异 |
2.对焦单元目标,细化课时目标教师在确定单元教学目标后,结合各课时的教学内容语篇意义、板块课型特点等,细化各课时目标,形成单元分课时目标表,部分内容如表3。
单元主题:Diversity and security of ways to go to certain places | |||
课时 | 板块 | 语篇意义 | 课时教学目标 |
1 | A Let's talk | Different wayswecometo our school | 能通过听对话找出Amy、MikeMrsSmith等人来学校的不同交通方式: |
3 | B Let's talk | Traffic rules that I have to obey | 能通过听课文录音,了解文本大意;知道中美两国对于骑自行车的规则的异同之处:能对课文进行模仿跟读、角色扮演:能了解并愿意遵守与自己切身有关的交通规则(如12岁以下不能坐副驾、不能骑自行车上路等) |
5 | C Story time | Different countries, different traffic rules | 能通过上下文、图片等理解故事中出现的double-decker等新单词的意思:能归纳总结中英两国交通规则的异同:能了解不同国家地区的不同交通规则;能对故事进行角色扮演、续编创编等 |
表3Unit2Waystogotoschool单元分课时目标(部分)
三、整体设计提升语用
教师从语篇意义出发,整体推进课堂教学,引导学生经历逐步深人主题的过程,并结合各板块教学特点,设计有技能训练侧重点的学习活动。1.根据主题认知进程,划分学习阶段语篇视角下的单元整体教学中,学生的学习不再按字词句篇的语言结构的逻辑推进。而是根据对主题逐步感知、深人、拓展的认知规律,以预热与激活、理解与评价、迁移与应用的步骤推进。以本单元Storytime板块的教学为例,活动示意图如下。
阶段一:初步感知主题,预热与激活该阶段中教师通过让学生观看介绍MyAunt的歌曲视频,了解Aunt周游各国的经历,让学生对主题中涉及的Different countrics建立初步感知并通过对Amy籍贯及目前就读地的探讨与Annie之间关系的猜测等活动,激活学生的已有经验,为下文Amy与Annie对两国交通规则差异的探讨打下基础为阶段二的深人学习做好准备。阶段二:深人了解主题,理解与评价该阶段是学生与课文内容进行“亲密接触”的重要阶段。该阶段以问题推进,在本课中,教师以“Where is Annic from? Where are they now?Are thetraffic rules same or different between China and theUK?”三个问题引领学生多次接触文本,完成对语篇意义的理解。语篇视角下的单元整体教学中,问题多指向意义理解,问题次序也按对主题理解的顺序进行安排。教师由宏观到细节、由浅人深、层层追问,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完成对语篇意义的理解和评价。阶段三:拓展延伸主题,迁移与运用该阶段是学生对所学进行迁移运用的阶段,语篇视角下的单元整体教学注重学生对主题进行深人学习。在完成阶段二的课文学习后,学生可对课文情境进行延伸如根据需要对课文时间、人物、地点等要素进行置换,达成由课本情境到生活情境的迁移,完成个性化表达。如在本课中,教师让学生代人Annie这一角色给弟弟Tom写一封信讲述-天的遭遇再让学生猜测ZhangPeng到英国的第-天与来接机的Tom之间的对话帮助学生将之前所学的两国交通规则的差异的知识顺利迁移到新情境中。2.根据板块课型特点,设计学习活动教学板块标题通常提示了该课的语言技能训练重点,决定了该课的课型。语篇视角下的单元整体教学中学生在各课时都会经历对主题的感知、深入和拓展三个学习阶段,但各阶段中的具体学习活动会因课型的不同而呈现出较大差异。如在第二阶段中,学生接触文本的方式因课型变化而有所不同一在Let's learnLet's talk和Story time板块中,学生会以“听”对话、“看”视频的方式获取信良而在Readandwrite板块中学生堂L“读”为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在第三阶段,学生的学习成果的呈现方式会因课型不同而有较大差异-Let’stalk和Storytime板块中常见的拓展活动为表演、改编对话(或故事)Letslearn板块的拓展活动为在定情境中书写相关词汇并根据此进行汇报,而Readandwrite板块的拓展活动常常是在情境中进行有意义的语段书写。总体而言,语篇视角下的单元整体教学对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挑战。教师应重塑语言观、教材观、教师观和学生观跳出教学舒适区,突破思维定式,以更宏观的教学视角,带领学生在认识字词句的同时,关注到语篇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