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方程解决行程问题教学设计
虹桥镇大湾柳树小学 孟璇
教学内容:
冀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事例,经历自主尝试列方程解决稍复杂的相遇问题的过程。
2、过程与方法:能根据相遇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列方程并解答,感受解题方法的多样化。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用方程解决问题的优越性,获得自主解决问题的积极情感,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画线段图示表示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找出追及问题中的等量关系,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教科书、练习本、PPT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1、 学生说出路程、速度、时间之间的关系;并用字母来表示其关系
2、 练习
①若小明每秒跑4米,那么他5秒能跑_____米;
②小明用4分钟绕学校操场跑了两圈(每圈400米),那么他的速度为_____米/分;
③已知小明家距离火车站1500米,他以4米/秒的速度骑车到达车站需要_____分钟.
【设计意图:复习旧知,延续新知,也使学生体会到知识的连续性、关联性】
二、 探究学习
1. 出示例题示意图。教师口述:北京到上海的路程是1463千米,甲乙两列火车分别同时从北京和上海开出,相向而行。乙车每小时行87千米,经过7小时相遇。甲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2. 指名读题,你了解了哪些数学信息和要解决什么问题?
学生汇报,引导学生画出线段图。
甲每小时行?千米 1463千米 乙每小时行87千米
北京上海
3. 7小时相遇是什么意思?两车相遇时,一共行的路程和北京到上海的距离有什么关系?
回答:⑴7小时相遇就是7小时两车走完了全程。
⑵一共行的路程就是北京到上海的路程。
4. 根据线段图学生找出数量间的相等关系:
可能出现:
甲车7小时行的路程+乙车7小时行的路程=1463千米
甲车7小时行的路程=1463千米—乙车7小时行的路程
甲乙的速度和×相遇时间=1463千米
5.设未知数列方程并解答。
解:设甲车平均每小时行x千米。
87×7+7x=1463
609+7x=1463
7x=1463-609
7x= 856
x=856÷7
x=122
答:甲车平均每小时行40千米。
解:设甲车平均每小时行x千米。
7x=1463—87×7 或 (x+87)=1463
6. 汇报时启发学生用不同方法列方程,并说说方程所表示的数量间相等关系。表示相遇时,两车的速度和与时间的积等于两地间铁路的长度。
【设计意图:相遇问题是本节的第一个重要环节。本环节通过多媒体课件的直观、生动、形象、有趣展示,活跃了课堂气氛,使学生在愉快、积极的心态下去学习,去思索。既突出了本节的重点,又巧妙地分散了难点,使学生顺利地达到了教学要求。
三、巩固新知
出示课本练习题
五、课堂小结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生:我学会了画“线段图”来描述行程问题中的等量关系?
生:我知道了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
生:我还知道了解应用题时要找准等量关系。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对等量关系不仅要学会用文字语言描述,也要会用图形来描述。
【设计意图:概括总结使学习能对每学完一种类型的应用,找出其特点与解决问题的方法】
六、布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