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比例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
1 )工作效率一定,工作时间和工作总量。 成正比例, 因为工作总量 ÷ 工作时间 = 工作效率(比值一定) 判断下面各题中的两种量是否成 正比例?为什么?
2 )每头奶牛的产奶量一定,奶牛的 头数和产奶总量。 成正比例 因为产奶总量 ÷ 奶牛的头数 = 每头牛 的产奶量(比值一定) 判断下面各题中的两种量是否成 正比例?为什么?
3 )正方形的边长和它的面积。 不成正比例, 因为正方形的面积 ÷ 正方形的边长 = 方形的边长(比值不一定) 判断下面各题中的两种量是否成 正比例?为什么?
4 亮亮、红红、聪聪和丫丫各看一本 安徒生童话选 思考:从表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在上面的问题中,每天看的页数和 需要的天数是两种相关联的量。需要的 天数随着每天看的页数的变化而变化, 而且,每天看的页数和需要的天数的 积一定 (这本书的总页数一定)。
思考: 每天看的页数、需要的天数、这本书 的总页数怎样用式子表示它们的关系?
面值 张数(张 把一张 10 元的人民币分别换成同一 种面值的零钱。 20 10 2 完成上表,从表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100 50
面值 张数(张 100 50 20 10 2 从表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从上面的问题中,零钱的面值和张数 是两种相关联的量。零钱的张数随着零钱的 面值的变化而变化,而且,零钱的面值和零 钱的张数的 乘积一定, 都是 10 元。
零钱的面值与张数这两种量成 反比例吗?为什么?
两种相关联的量 , 一种量 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 ,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 两个数的 一定 , 这两种量就 叫做 成反比例的量 , 它们的关 系叫做 反比例关系
判断下面每组中的两种量是否成反比例, 说明理由。 1 )路程一定,汽车行驶的速度和需要的时间 2 )聪聪拿 12 元钱买练习本,每本的价钱和购 买的本数。 3 )三角形的面积一定,它的底和高。 课本 23 页试一试
判断下面每组中的两种量是否成反比例, 说明理由。 1 )路程一定,汽车行驶的速度和需 要的时间。 试一试 成反比例,因为汽车行驶的速度 × 需要的时 = 路程(积一定)
判断下面每组中的两种量是否成反比例, 说明理由。 2 )聪聪拿 12 元钱买练习本,每本的 价钱和购买的本数。 试一试 成反比例,因为每本的价钱 × 购买 的本数 =12 元钱(积一定)
判断下面每组中的两种量是否成反比例, 说明理由。 3 )三角形的面积一定,它的底和高 试一试 成反比例,因为底 × = 三角形 的面积 × 2 (积一定)
1 、判断下面各题中的两种量成什么比例 ,说明理由。 1 )乒乓球总个数一定,每盒装的个数和需 要的盒数。 课本 23 页巩固练习 成反比例,每盒装的个数 × 需要的盒数 = 乒乓 球总个数(积一定) 2 )长方形的面积一定,长方形的长和宽。 成反比例,长方形的长 × = 长方形的面积 (积一定)
3 )长方形的周长一定,长方形的长和宽。 4 )轮船行驶的速度一定,行驶的路程和时间 不成比例, 因为长方形的长 + = 长方形的周长 ÷2 和一定 成正比例,因为行驶的路程 ÷ 时间 = 轮船行驶 的速度(比值一定)
5 )每小时织布的米数一定,织布的总米数和 时间。 成正比例,织布的总米数 ÷ 时间 = 每小时织布 的米数(比值一定) 6 )全班人数一定,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 不成比例,男生人数 + 女生人数 = 全班人数 (和一定)
通过今天的学习 你有什么收获
2 、运完一批货物,每天运的吨数和需要的天 数如下表。 1 )表中有哪两种相关联的量? 2 )表中相关联的两种量成反比例吗?为什么 每天运的吨数(吨) 600 300 100 75 60 …… 需要的天数(天) 1 2 6 8 10 ……
3 、学校印刷厂准备把一批纸装订成数学 练习本。 1 )照上面的计算,完成上表。 2 )每本的页数和装订的本数成什么比例? 3 )这批纸一共有多少张?(按每张纸可以装订 32 页计算) 每本页数(页) 25 30 40 50 60 装订本数(本) 2400 2000
典题精讲 正、反比例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正比例 反比例 相同点 不同点 1 、变化的方向相同,一 种量扩大或缩小,另一 种量也扩大或缩小。 都是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随着另一种量变化。 1 、变化的方向相反,一 种量扩大(缩小),另一 种量反而缩小(扩大)。 2 、相关联的两个量相 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 商)一定。 2 、相关联的两个量相 对应的两个数的乘积 一定。 3 、关系式 3 、关系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