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第16课《田忌赛马》教学设计
◆文本教学解读
1.单元统整,明确要素
本单元指向阅读的语文要素是“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在单元内落实语文要素,《田忌赛马》一课重在推测孙膑制定计策的缜密的思维过程,可借助课后习题标画对阵图,并创设对话情境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孙膑的思维过程,从而体会计策之妙,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学生在五年级上学期已经学习了如何“创造性地复述故事”。结合本单元三篇课文对讲故事的不同要求,《田忌赛马》一课教师重在指导学生学会借助人物关系抓重点词来复述故事。
2.思维训练,落实要素
基于单元整体的备课思路,确定“语言呈现思维,思维促进语言”为这一单元的教学目标。在这三篇课文中“能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是语言训练的重点。因此教学《田忌赛马》这篇课文时通过“复述故事”“赛事播报”等学习活动,让学生能抓住关键信息把故事说清楚,依托生活情境激发想象力把故事说精彩,提升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本课的思维训练要素是“推测孙膑制定计策的思维过程”,孙膑能制定出奇制胜的策略是建立在仔细地观察与深入地思考之上的。对于孙膑所看到的信息,课文交代得十分简洁,只提到“大家的马脚力相差不多,而且都能分成上、中、下三等”。教学时,我们要引导学生细细琢磨通过预测赛事、画对阵图,来呈现孙膑的思维过程。模拟故事情境创设“现场采访”等学习活动,让学生抓住人物思维的迸发点,在角色扮演中再现妙思,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促进思维能力的提升。
◆学情分析
在调研的基础上发现,五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丰富的讲述故事的学习经验,但在完整性和生动性上仍有欠缺。因此引导学生理清人物关系抓住重点字词来复述,可以让学生把故事说得更完整、更生动。
五年级学生读懂《田忌赛马》是比较容易的,但让学生了解孙膑的思维过程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找到体现人物思维的关键句、段进行反复品读,并通过连对阵图将人物的思维可视化,创设语言训练活动让学生的思维发展有所依托。
◆教学目标
1.认识“策、荐”等两个生字,会写“赢、拳、擦、策、荐”等五个字,会写“赏识、脚力”等八个词语。
2.默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述田忌赛马的故事。
3.能借助图示,推测孙膑制定计策的思维过程,感受古人的智慧,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默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述田忌赛马的故事。
教学难点:能借助图示,推测孙膑制定计策的思维过程,感受古人的智慧,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教学准备
学习准备:预习课文
教学准备:课件、学生评价表
◆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导入新课
课前交流之后,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导入新课。
二、读写讲练,思维热身
1.初读课文。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中写了哪些人物,他们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
2.学习词语: 胸有成竹、出谋划策、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兴致勃勃、脚力、引荐、赏识。
指名认读,齐读,教师相机指导。
3.复述故事。根据课文中的人物和他们之间的关系,结合重点词语,简要复述故事。
学生汇报,教师相机板书:孙膑、田忌、齐威王,军师、门客、大将。
4.指导书写。学生自主观察“赢”字的间架结构和各部件之间的位置关系,教师小结书写要点并范写,学生练习书写、评价。
【设计意图:小学高年级的识字与写字教学注重方法的点拨和指导,引导学生归纳方法、运用方法,促进学习。让学生抓住主要人物结合重点词语,弄清主要情节和关键信息,简要复述故事,将文本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落实语言训练要素。】
三、识人明赛,初解妙计
1.识孙膑。
孙膑为什么能做到胸有成竹?再读课文,从文中找找原因,把找到的句子用“ ”划下来。
学生汇报。
课件出示:孙膑看了几场比赛后发现,大家的马脚力相差不多,而且都能分成上、中、下三等。
(1)齐读。
(2)抓关键词理解句子。从这个句子中我们能获得哪些信息?
(3)学生交流,教师相机贴对阵图。
(4)教师小结:“相差不多、几场比赛、发现……”从这些关键词中可以知道双方马的脚力相差不多,还能看出孙膑是一个纵观全局、善于观察的人。
2.明赛事。
(1)师生对话,预测赛事。
从“相差不多”这个词,你们能不能推测出在之前的比赛中齐威王和田忌谁获胜的可能性比较大?为什么?
(2)聚焦赛事,品读体会。
请同学们再读一读课文,从文中找出描写比赛现场的段落,圈出描写田忌神情变化的词语。
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内容“不动声色”“不着急”“微微一笑”“满意地笑了”在朗读中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①指导朗读:带着理解读,带上表情读,创设情境读。
②齐读:让我们一起用心朗读,读出赛事的精彩,读出田忌的神情变化。
(3)连对阵图,呈现思维。
学生在书上连一连对阵图,指名一学生上台连。
3.现思维。
创新播报,思维绽放。学生当小主播对三场赛事进行播报。
(1)学生小组内试播并用评价表进行评价。教师巡视,了解各组试播情况。
赛事播报评价表 | |
说清楚比赛的过程和结果 | |
说出了人物的表现或反应 | |
再现了比赛时的紧张气氛 | |
我的播报可以得 星 | |
(2)创设情境,“明星”播报。课件出示播报主页,学生小组推荐六星主播上台进行现场播报。
(3)学生互评。
【设计意图:通过识人、明赛、现思维,层层推进教学。利用图表这种视觉化策略和赛事播报这一语言实践活动,帮助学生看到简洁的文字背后蕴藏的丰富的思维过程。】
四、角色扮演,再现妙思
1.现场采访。
创设情境:教师扮演记者,学生扮演孙膑、田忌,在师生对话中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孙膑的思维过程。
课件出示:田忌和齐威王的对阵就要开始了。比赛双方摩拳擦掌,跃跃欲试。观众们也兴致勃勃地猜测着比赛结果。就在这时,孙膑把田忌请到一边,悄悄地把办法告诉了他……
“我观察到 ,于是我想到了 。”
2.体会妙计。
(1)评价孙膑的计策。现在我们都知道孙膑的计策了,你们觉得他的计策怎么样?如果让你用一个字来评价孙膑的计策,你会用哪个字?教师相机板书“妙”。
(2)体会计策之妙。学生自由谈孙膑的计策妙在何处。
(3)教师小结:孙膑让田忌以局部的失败换取了全局的胜利,不用换马,只改变马的出场顺序避其锋芒出其不意,让田忌在最后的比赛中能够必胜。这些令人拍案叫绝的奇思妙想都源于孙膑的认真观察、勤于思考和冷静分析。
3.原文阅读。
出示司马迁《史记》中关于《田忌赛马》的记载,听文言文诵读,从中找出孙膑的计策。
【设计意图:用语言呈现人物的思维过程,让思维火花的绽放促进语言能力的提升。通过现场采访让学生走进人物的内心,感悟计策之妙,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五、课外延伸,思维妙用
1.引入围魏救赵的故事,让学生思考孙膑的计策。
2.阅读推荐:《三十六计》《孙膑兵法》《孙子兵法》。
【设计意图:用故事情节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由一篇带多篇,将阅读延伸到课外。】
◆作业设计
1.课堂巩固:回家后把《田忌赛马》的故事讲给家人听。
2.课外延伸:阅读《三十六计》等书籍,与同学交流自己的阅读收获。
◆板书设计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