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教案

●设计说明

教材分析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长方体和正方体,是学生发展空间观念的一次飞跃。通过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进一步建立空间观念,为学习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学习其他立体几何图形的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实物、模型,操作学具,认识长、正方体,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通过操作、观察、想象、归纳、概括等活动使学生经历建立立体图形表象的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想象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图形学习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图形学习的价值,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

正确地掌握长正方体的特征

教学难点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

教学方法

探究活动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出示实物图,让学生找出图中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物体。[中国师:同学们,谁来说前段我们都认识了哪些平面图形?

生:我们学过的图形有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和圆

师:是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和圆都是平面图形。同学们请看,下面的物体,它们和前面老师展示的图形有什么不同?

师:你能从中找出形状是长方体或正方体的实物吗?

生:墨水瓶、茶叶盒……的形状是长方体的。

生汇报,教师进行分类。

2.说出生活中见到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物体。

师: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或正方体?

生:酸奶盒的形状是长方体,骰子的形状是正方体的。

生:……

【设计意图:联系实际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师:生活中这样的物体可真多呀,大家想不想探究其中的数学奥秘?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进一步探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究

(一)特征

1.认识面、顶点、棱的特征。

指出面、棱和顶点。

师:请大家拿出你准备的长方体或正方体,像老师这样摸一摸你有什么感觉?

生:上面有平平的面,还有边和尖尖的角。

师:这个平平的面我们就叫做长方体的面、面与面之间的边叫做棱,而大家所摸的尖尖的点,叫做顶点。大家请看大屏幕上的长方体,老师已标出它的面、棱和顶点。

2.师:谁来指指你手中物体的面、棱和顶点?(学生没有的可让学生看老师的到前面来指)

再让学生指一指长方体的。

3.面的特征。

师:大家指的都非常准确,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合作完成第一项活动请同学读一下探究内容:数一数长方体有几个面?每个面试什么形状的?有没有相等的面?如何证明它们相等?

好,我们开始活动,看那组合作的最棒,收获最多

组内交流结论,及数法和证明方法。

生:长方体有6个面

师:你是怎么数的?来](让学生按照一定的规律来数)

师:谁来说你们组的其他发现?

生:我们发现我们组的长方体6个面都是长方形。

师:有没有想补充的?

生:我们发现我们组的长方体大多6个面都是长方形,

不过也有特殊的长方体,有两个对面是正方形,其他四个面是长方形。

师:你们组认真观察,善于发现,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大家学习,掌声送给他们。

师:组愿意分享你的其他发现?

生: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

师:你用什么办法验证你的猜测呢?(可以在小组内说一说)

生用一定的方法验证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来#源~@^*:中教网]

生:我用算的方法来验证……

生:我用剪的方法验证,是这样做的……

生:我用画的方法……

师:刚才大家通过数一数、剪一剪、画一画等活动研究出长方体面的特征,真是好样的。我们一起大声读出我们的发现吧。

4.顶点、棱的特征。[来#源:中教~*&网@]

师:关于棱大家想了解哪些知识?

生:长方体有几条棱?哪些棱的长度相等?

师:接下来请大家拿出我们搭建的长方体框架,完成板块二的探究活动。

师;哪组愿意说说你们的发现?

生:棱有12条,分3组,相对的四条棱长度相等。

师:大家请看大楼的建造一般是以长方体框架为基础的。大家想不想当一回小小工程师,判断大屏幕上以下几组小棒,能不能搭成长方体框架,并说明理由。

小棒长度

15厘米

10厘米

5厘米

小棒根数

4根

4根

4根

 

小棒长度

20厘米

10厘米

5厘米

小棒根数

5根

4根

3根

 

小棒长度

15厘米

4厘米

小棒根数

4根

8根

 

第三组到底能不能,东说试一试是最好的验证途径,接下来请大家试着用学具袋这样的小棒动手搭一搭。

师:观察面前搭建的长方体的橡皮泥处,你还有哪些新的发现?

生:长方体有8个顶点。

师:当小建筑师动手做一做,我们又发现了长方体的特征棱和顶点的特征,来,自豪地读一读。

5.认识长、宽、高。[来源:*中%^~教网#]

师:相交于一个顶点有三条棱,这三条棱的长度谁知道叫什么名字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汇报。

师:拿出你准备的长方体,这样放着谁能说出它的长、宽、高?如果这样放呢?(变换不同的方向说出)[来#源:中教*^&网%]

师:你们看图说出每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多少吗?

师:你能测量长方体的长、宽、高吗?[

5.自学正方体的特征

师:如果把有关正方体的特征,老师想让大家争当小小数学家,拿出正方体实物和框架,自己来探究,有没有信心?

请看自学提纲。整理特征。[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

师:刚才我们通过观察找到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你能把它们的特征整理在表格中吗?

名称

顶点

正方体

6个面,所有的面完全相等。

8个顶点。

12条棱,所有的棱的长度都相等。

长方体

6个面,相对的面完全相等。

8个顶点。

12条棱,可以分成3组,每组4条棱的长度相等。

学生先自己整理然后在小组内交流。

(二)探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

1.师:仔细观察表格,正方体和长方体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哪些不同的地方呢?

生:正方体和长方体都有……,不同的地方是……

学生汇报得出: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三、巩固新知[来源]

师:好,大家了解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你们愿意挑战难题吗?我们来进行智力闯关游戏

 第一关:智慧小法官。

第二关:看图说出长方体的长宽高。(单位:厘米)

第三关:猜猜我是谁

第四关:快乐生活大本营

四、全课小结

同学们靠自己的智慧闯关成功,真了不起。你们开心吗?谁来说说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大家的收获还真不少,同学们,其实立体图形的世界非常丰富多彩,长方体、正方体只是其中的一员,还有很多图形等着我们去发现、去研究!到那时你们会收获更多的知识和快乐。

 

 

 

板书设计

长方体和正方休的特征

名称

顶点

正方体

6个面,所有的面完全相等。

8个顶点。

12条棱,所有的棱的长度都相等。

长方体

6个面,相对的面完全相等。

8个顶点。

12条棱,可以分成3组,每组4条棱的长度相等。

 

课后反思:

《长方体和正方体》这一单元是学生由平面图形到立体图形的一次过渡,也是学生学习其它立体图形的基础。是学生对图形认识的一个转折点,它从平面图形过渡到立体图形,对于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更是一个质的飞跃。特别是对于那些构建空间念能力薄弱的学生来说,本单元的学习是有一定难度的。而对长方体正方体特征的充分认识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虽然说长方体在学生的身边随处可见,但是要发现它的特征,还是不怎么容易的。我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这一课时注重做到以下几点:

一、动手操作,直观感知。

本节课我充分重视学生的实践与操作,让学生在“做”中交流、“做”中体验、“做”中探究。我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罐头盒、礼品盒、魔方、牙膏盒、火柴盒等实物。因为孩子们急于了解立体图形,所以个个兴趣盎然、跃跃欲试,我适时地向他们介绍了长方体、正方体的面、棱、顶点。随后,我又请孩子们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做一做中,感知长方体、正方体;在学生互相争论、互相补充、互相启发中理解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例如证明相对的面大小相等:(学生可能会有以下几种方法)(1)可以通过量一量。(2)摸一摸,画一画。让学生经历自己数一数、看一看的过程,学会学习方法,直接体验长方体面的特征。(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这里,让学生观察长方体、正方体面的特点后,验证自己的观察。验证的方法是开放的,学生可以发挥想象力,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验证,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创造欲望得到满足。重视观察、操作、实验等数学活动,引导学生经历从具体到抽象的的认识过程。

学生在操作讨论交流中很快发现了长方体的很多特征,我想这样发现的特征学生肯定印象深刻。

、注重提升学生归纳总结能力,引导学生自主总结正方体特征。

在教学中,我能注意锻炼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在认识长方体特征时,学生通过看一看,比一比,做一做,说一说等活动归纳总结的,在认识正方体特征时,我完全放手给学生,让学生按照研究长方体特征的方法,自己总结正方体的特征,填入表格当中,这一收一放,能够帮助学生形成一种学习方法、一种认知结构,按照一定的方法学习相似的知识,进而提升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本节课我力求充分发挥了他们的自主性、积极性,为他们创造了一个生动活泼、富有个性的知识建构过程。但是由于这节课的知识点比较琐碎,处理个别环节时有些浪费时间,个别知识点有些仓促,整节课有些超时。今后我会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予以注意,使我的数学教学水平有所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