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的意义(一)》教学反思
《分数的意义(一)》是冀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学生在三年级的学习中,已经借助操作、直观,初步认识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知道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并会读、写简单的分数。本节课在此基础上开展教学,知识的前后衔接起到了关键作用。
本节课首先通过复习已学过的简单的分事物,说出分数1/2分子和分母表示的意义,引出要学的课题,使学生能回忆初学分数的过程,为进一步认识分数的意义做好铺垫。
然后选择学生熟悉的一捆小棒,一筐西红柿,一束鲜花等实例,让学生用语言描述来感受整体“1”。然后让学生用语言找出身边可以用“1”描述的实例。接着通过操作,把一捆小棒这个整体“1”平均分成10份和5份,让学生来感受整体“1”的几分之几的真正含义。
本节课通过让学生全面参与举例,动手操作,自我创造等主动探究活动,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并知道了分数单位的含义。整节课显现出教学重点,难点也有所突破,基本达到教学目标。通过整节课的学习活动,学生的抽象、概括及实践能力获得了很好的发展。教法显现的成功之处,是综合运用启发式教学、情境教学法、小组活动教学法,让学生通过举例子、动手分一分、小组汇报说一说等,来体验得到分数的过程,感悟分数的意义,理解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的实际意义,能用分数表示一个整体的一部分。从而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内化和建构。还有在学法方面的思维训练方法指导的比较到位,学生数学的迁移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本节课对学生的合作学习指导环节有待加强,学生小组内合作探究的意识和效率也有待于提高。反思了以上的教学环节,在今后的教学中一定会有全新的突破与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