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时 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对有余数除法的认识和理解。
2、使学生通过操作、观察、比较、分析等活动,自己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3、使学生经历发现知识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概括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发现并理解“余数定比除数小”。
教学难点
结合情境理解余数为什么一定比除数小。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小棒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油建小学二年级一班有37名同学,值日时分成了5个小组,每个小组的人数相同吗?如果我们要把这些学生分的每组人数同样多,会出现什么情况(剩余)?怎样列式?37÷5=7(人)……2(人)
有余数的除法蕴含着很多的数学知识,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有余数除法的新知识。
二、探究新知
教学例2,展示课件。
1、动手操作。
请每位学生分别用8、9、10、11、12根小棒,每4根摆一个正方形,看看这些小棒最多能摆几个正方形。
操作完毕后,全班交流、互动,反馈信息。
(1)如果给你8根小棒,每4根摆这样的一个正方形,最多能摆几个呢?会有剩余吗?(摆2根,没有剩余)
你能列出算式吗?8÷4=2(个)
(2))如果给你9根小棒,最多能摆几个呢?还剩几根?(摆2根,还剩1根)
师根据反馈及时板书:9÷4=2(个)……1(根)
(3)10根呢?
师根据反馈及时板书:10÷4=2(个)……2(根)
(4)11根呢?12根呢?
11教学准备÷4=2(个)……3(根)
12÷4=3(个)
为什么不是余4根,写成12÷4=2(个)……4(根)呢?
(因为4根又可以摆一个正方形了。)
2、观察发现
(1)让学生观察黑板上每道算式中的余数和除数,大胆猜测余数与除数的关系。
师:通过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呢?
余数小于除数。(师板书)
(2)学生验证:要求学生小组合作,拿出小棒摆一摆,看看余下的小棒根数能不能是4根、5根、6根……
(3)学生汇报实验结果,得出余数不能大于或者等于除数,因为这种情况下,余下的还可以再分,直到不能再分为止,此时余数小于除数。得出余数<除数的结论是正确的。
3.有余数除法的这个规律适合任何除数吗?我们用不同数量的小棒摆出五边形。验证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画( )根小棒,能摆()个五边形,还剩()根。
算式□÷ 5 = □ …… △
总结:每5根摆一个,就是把小棒每5根分一份,除数是5,根据余数和除数之间的关系,可能剩1、2、3、4根。
小结: 剩下的不能再分的数叫余数。
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时,余数要比除数小。
三、巩固练习
1我会填
◇里可能填几
• ☆ ÷6 = 3…… ◇
• ☆÷◇ =3…… 6
小结,已知除数“6” 余数是1 .2.3.4.5
已知余数6 ,除数是7.8.9.10.11.12.13…… 个数是无限的
2. 我会选
• 下面算式中除数可能是
• ★÷()=▲……5 除数可能是( )
• A 3 B 8 C 4 D 5
• ★÷7=▲……() 余数可能是( )
• A 0 B 9 C 5 D 7
3.我会做
• □÷7 =4…… △ , △最大是( ) 。
• □÷( )= △ ……9 除数最小是( )。
一个数除以5,如果有余数,余数可能是( ),其中最大的余数是( )。
4我会用
课本64页2题
课本64页1题
5. 我能行
• ☻ ☻ ☻ ☻ ☻ ☻ ☻
☻ ☻ ☻ ☻ ☻ ☻ ☻
• 14个,每( )个一份,分成了( )份,还剩( )个。
• 14÷□= □(份)…… □(个)
• ☻ ☻ ☻ ☻ ☻ ☻ ☻
☻ ☻ ☻ ☻ ☻ ☻ ☻
• 14个,每( )个一份,分成了( )份,还剩( )个。
• 14÷□= □(份)…… □(个)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8÷4=2(个)
9÷4=2(个)……1(根) 1
10÷4=2(个)……2(根) □÷4= □(个)…… 2(个)
11÷4=2(个)……3(根) 3
12÷4=3(个) 余数<除数
2014-5-1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