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学科课时备课卡
课 题 | 圆柱和圆柱的侧面积 | |||||||||||||||||||||||||||
教学目标 | 1.在观察、交流、操作等活动中,经历认识圆柱和圆柱侧面展开图的过程。 2.知道圆柱的各部分名称以及圆柱侧面展开图的形状,会计算圆柱的侧面积。 3.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愿意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想法,获得学习的愉快体验。 | |||||||||||||||||||||||||||
学情分析 | 本节课是在学生初步认识圆柱,会计算长方形的面积和圆的周长的基础上学习的。圆柱形物体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学生在第一学段通过实物和模型已经能辨认圆柱,具备了学习圆柱的直接经验。大概一半的学生能够说出圆柱的组成部分,但是对于其特征就不太清楚。 | |||||||||||||||||||||||||||
教 学 过 程 | ||||||||||||||||||||||||||||
教学环节 | 学习活动与学法指导 | 设计意图 | ||||||||||||||||||||||||||
一、创设情境,问题导入
2、动手操作,合作探究 (一)探究圆柱体的特征
(二)探究圆柱的侧面积公式
三、巩固新知,尝试应用
四、课堂小结
五、布置作业 | 1.同学们,课前老师给大家安排了预习任务,寻找生活中的圆柱体,同学们都给老师发来了照片,这是谁的发现,请你来给大家介绍一下? 课件出示生活中的圆柱,边看边读文字,一起来感受圆柱已经融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生活因有了圆柱而精彩。 2.出示课本例1图片 老师这还有一些生活物品,请你来帮忙判断一下,它们是不是圆柱呢?
师:看来同学们已经从生活中感性的认识了圆柱,这节课我们在一起用数学的眼光和思维继续深入认识圆柱。 孩子们,从数学方面学习圆柱,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研究它?用什么研究方法呢?说说看。 预设: 生:我们可以研究圆柱的面和高,研究时可以采用观察,触摸,测量等方法。(多媒体出示) 师:真专业,能用数学的眼光思考问题。那你是如何想到的呢? 生:我们前面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时,就是从面、棱、顶点入手的。 师:你可真善于学习!还能联系前面的知识,系统学习。那谁还能结合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知识,再具体说说本节课我们可以研究圆柱面和高的哪些方面? 生:可以研究面和高的数量,形状,特征等。(多媒体出示) 师:同学们的想法可真不少,下面请同学们利用圆柱实物,按照刚才的思路,自学课本27页的内容,探究:圆柱的特征,小组合作完成学习卡。给学生充分观察、讨论的时间。
预设: 1. 认识圆柱体的面。 生:圆柱体有3个面,上下两个面叫做底面,是完全相同的两个圆;还有一个侧面,侧面是个曲面。 质疑:你是怎样知道两个底面相等的,是用哪种方法验证的? (预设:观察、画剪、量直径计算、画在纸上倒过来是否重合) 师:你们的办法可真多啊!老师也想加入大家,利用课件演示的方法,来验证一下大家的发现。(课件演示:圆柱体上下底面重合图。) 师:平面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曲面也同样应用广泛,联想一下,我们生活中的哪些物品应用了曲面? 生:车轮(正因为曲面,所以才方便滚动)、压路机、擀面杖、 2.认识圆柱的高。 (1)高的特点 生:圆柱两底之间的距离叫做圆柱的高。圆柱有无数条高。 师:圆柱的高藏在哪里呢?小组合作给有包装纸的圆柱画一条高。 圆柱的高都在圆柱的侧面上吗?内部有没有呢? 生:举出生活中的实物,如牙签筒、棉签筒等。 (2)高的拓展 在日常生活中,圆柱的高还有其它的说法,比如: 一口水井是圆柱形的,这个圆柱的高还可以说是“深”,一个1元硬币是圆柱形的,这个圆柱的高还可以说是“厚”,水管也是圆柱形的,它的高还可以叫“长”。 3.师: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圆柱体物品,同桌互相指一指它的两个底面、侧面和高。 同桌合作学习,可让学习稍差的学生在全班指一指。
生1、我猜可能是长方形。 生2:我猜可能是正方形。 ……
把展开的商标纸拿在手上。 师:你们看展开的商标纸是什么形状? 生:展开的商标纸是长方形的。
生: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就等于罐头盒侧面的面积。 师:真聪明。请同学们再观察,并动手围一围,想一想这个长方形纸的长和宽分别与罐头盒的什么有关系?小组讨论一下。 学生讨论,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师:谁来说一说你们讨论的结果? 生:长方形纸的长相当于罐头盒底面的周长,长方形的宽相当于罐头盒的高。 师:有不同意见吗?(征求意见,形成共识。) 师:对,长方形的宽就是罐头盒的高,长方形的长相当于罐头盒底面的周长。 边说边在长方形上标出“高”和“底面周长”。
生:用圆柱底面的周长乘高。 随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自己学会计算罐头盒的侧面积了。
练一练1-3题。
同学们,今天你们有什么收获?学生谈一谈自己获得的收获。
为它选择一个合适的侧面制作成一个圆柱形笔筒。
你会选择哪个作为侧面积?制作成的圆柱形笔筒底面半径和高分别是多?圆柱形笔筒的侧面积(不含重叠部分)是多少?
|
利用学生准备的物品,完成图形到物品的转换,考察学生对圆柱各部分的认识。 给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进行想象、猜测的机会,发展空间观念,激发探索圆柱侧面积的兴趣。
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经历由“立体”到“平面”的过程,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为探索侧面积提供线索。
学生在观察讨论中经历探索圆柱的侧面积和底面周长、高的关系的过程。
自主计算罐头盒的侧面积,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学会用公式计算。
共同经历知识的收获;发现问题,及时弥补。新课已经教学完毕,为了帮助学生梳理本课知识,根据板书引导学生归纳本节课学了哪些知识,学会了什么?
拓展学生思维,圆柱侧面展开图根据展开方式的不同,会有不同的形状 | ||||||||||||||||||||||||||
板书设计 | 圆柱和圆柱的侧面积
底面: 完全相同的两个圆
侧面积=底面周长 × 高 高:无数条且长度都相等
| |||||||||||||||||||||||||||
教学反思 |
| |||||||||||||||||||||||||||
撰写人 |
| 撰写日期 |
|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