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少年闰土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正确认读本课十二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十一个生字。

2.过程与方法:能够正确理解“碧绿、郑重、允许、先前、稀奇、无穷无尽”等词语的意思。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闰土是个机智勇敢、聪明能干、活泼可爱、见多识广的农家少年。

【教学重难点】

  1. 引导学生研究少年闰土的童年生活。
  2. 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言行外貌概括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十二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十一个生字。

2.能够正确理解“碧绿、郑重、允许、先前、稀奇、无穷无尽”等词语的意思。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有这样一位少年,他和我们的年纪相仿,不仅健康、天真、活泼,而且勇敢、聪明、有本领、见识广。大家想不想认识他?(板书课题:少年闰土)

二、课前预习,了解背景。

(引导学生梳理课外书及网络获得有关鲁迅先生的资料,了解时代背景,课上交流。)

1. 鲁迅个人简介。

2.《少年闰土》节选自鲁迅1921年写的短片小说《故乡》。小说是用第一人称写的,里面“我”的思想感情真实地反映了鲁迅的思想感情,但这是文学作品,经过虚构、想象,所以不能说“我”就是鲁迅。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闰土”是谁,他和“我”是什么关系?(快速默读课文,找出依据。——“我”是少爷,闰土是给“我”家做工的忙月的儿子。他们是主人和仆人的关系。)

2.想想“我”和闰土是怎样认识的?他们之间发生了哪些事情?把你认为含义深刻的句子画下来。

3.检查阅读情况。

开火车式朗读课文,读后评议。

⑴ 生字中的特殊部首:

  拜(手);允(厶或儿);畜(亠)。

⑵ 读准字音。五行(xíng、供(gòng)品、神佛(fó)、畜(chù)牲。

⑶ 理解词语。其间(其中)、无端(无缘无故)、素(向来)、如许(如此)。

四、了解外貌描写手法

1.“我”和闰土第一次见面时,闰土是什么样子的?(速读课文,画出有关句子。)

(1)他正在厨房里……用圈子将他套住了。

(2)他见人很怕羞……我们便熟识了。

2.闰土的外貌有什么特点?

教师随学生回答适时板书:紫色的圆脸  头戴小毡帽  颈套银项圈

3.从闰土的外貌特点中,可以看出他是个怎样的少年?

(1)若学生不知从哪说起,可引导学生做一个小练习:拿铅笔将“圆脸”的“圆”,“小毡帽”的“小”和“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一句话轻轻划掉,进行对比阅读。

(2)如果学生没有新发现,再做一个练习:用铅笔将“紫色的”划掉,换上“苍白的”“蜡黄的”一类词语,读后说说有什么体会。

板书:年少 健康 天真 活泼

(3)结合“他见人很怕羞……我们便熟识了”体会闰土具有年少、健康、天真、活泼的特点。

4.随文练笔,进行仿写

先让学生结合对闰土外貌描写的学习,说一说描写人物外貌要注意什么(抓住人物的特点),再用几句话描写一位同学的外貌,最后一位学生读,其他同学猜一猜他写的是谁。(教师相机点评)

五、理清四件事的顺序

师:闰土和“我“在一起,给“我”讲了哪些事?

1.四人小组学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2.学生按先后顺序说一说。

3.师生评论,调整板书:

雪地捕鸟  海边拾贝  看瓜刺猹  沙地观鱼

【课堂作业新设计】

    1.看拼音,写字词。

Jì              chú    fáng          xiàng    quān

(      )祀      (            )      (            )

Zéi           suǒ    wèi             chù

盗 (      )     (            )      (      )生

2.给加点的字注音。

年(      )      下(      )      帽(      )

谷(      )      束(      )      竹(      )     

娘(      )      潮(      )

3.辨字组词。

毡(        )      猬(        )      缚(        )

毽(        )      谓(        )      傅(        )

4.对号入座。(给句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端:①(东西的)头。②(事情的)开头。③原因;起因。④方面;项目。

A.(我)只是无地觉得状如小狗而很凶猛。  (        )

B.股市风云莫测,变化多,股民入市要慎重。(        )

C.          良好的开就是成功的一半。            (        )

单:单独。只;仅。项目或种类少;不复杂。薄弱。

A.我先前知道它在水果店里出卖罢了。        (        )

B.这道数学题很简。                        (        )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了解闰土是个机智勇敢、聪明能干、活泼可爱、见多识广的农家少年。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衔接过度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闰土是一个健康可爱的农村少年。  这节课我们将进一步来认识少年闰土,进一步来了解鲁迅对少年闰土那一份特殊的感情。

二、研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同学们都认为闰土是个可爱的农村少年,课文中的“我”也很喜欢他,是因为什么呢?请同学们再来读读课文,找找原因。

学生读课文,指名答:文中的“我”喜欢闰土是因为“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

师:“我”往常的朋友是哪些人啊?

生:是和我一样的少爷。

师:是啊,“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课文中闰土向“我”讲的这几件希奇事中,你对哪件最感兴趣?为什么?请有声有色地朗读你喜欢的段落,读出你的感悟。(小组内读,相互评价;推荐读)

三、重点探究,读中悟情。

以小组学习的形式,围绕课文中所写的四件事展开阅读,把自己印象最深的、最感兴趣的段落或句子多读几遍,体会课文是怎样通过人物的对话(语言)、外貌、动作来表现人物的特点的。

小组汇报、师生交流:

1.雪地捕鸟——聪明能干

(1)从捕鸟场景描写的动词,扫、支、撒、拉等,体会少年闰土的聪明能干。

(2)从“稻鸡、角鸡、鹁鸪、蓝背……”中,体会少年闰土的知识丰富。

2.海边拾贝——见多识广

由闰土能描绘出那许多贝壳的样子,感受他的见多识广。

3.看瓜刺猹——机智勇敢

(1)作者写得生动,“月亮地下,啦啦地响了,猹在咬瓜了”给人一种毛骨悚然的感觉,突出了闰土勇敢、聪明、能干的特点.

(2)结合课文第一段,一个机智勇敢的少年就跃然纸上了。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眼前就浮现出一幅少年闰土在月亮地里勇敢刺猹的画面。(突出感受少年闰土动作上的特点。)

4.沙地观鱼——见多识广

5.感悟两个少年生活的不同。

师:是啊,闰土的心里有着无穷无尽的新鲜事,是说也不完,做也不完的。他就是这样一个聪明能干、机智勇敢、见多识广的农村少年。因此,少年鲁迅才会对少年闰土如此佩服。

    试着填一填:    

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不知道(海边有如许的贝壳)。

闰土在(雪地捕鸟)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不知道(大雪天是可以捕鸟的,而且可以捕到这么多的鸟)。

闰土在(看瓜刺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不知道(猹是一件什么东西,不知道西瓜有这样危险的经历)。

闰土在(        )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不知道(                                       )。

……

正因为这样,所以鲁迅把少年闰土看作是难得的好朋友,虽然他才相聚了一个月,却建立了深厚、真挚的友谊。分别时是多么地难舍难分啊!

四、教师总结,拓展延伸

   师:好朋友总有离别的时候,可这一别就是三十年,你们想知道三十年后鲁迅和闰土见面的情景吗?老师建议大家去读一读鲁迅的小说《故乡》。

【课堂作业新设计】

1.课文传真。

《少年闰土》这篇课文选自(        )的(               ),本文通过对“我”和闰土之间的一段生活的回忆,刻画出了一个(           )、(    

   )、(         )的农村少年形象,表达了作者和闰土之间的友谊及对闰土的(            )。

本文采用(           )的写作手法,先写记忆中的闰土,然后按(    

            )的顺序,依次写了(                          )和(

                ),其中重点写了闰土给“我”讲(          )、(     

       )、(            )、(            )四件事。

2.通过学习,说说少年闰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3.小练笔。

课文第一自然段,仅用寥寥数语就刻画出农村少年闰土的生动形象。请你细心体会一下,也试着来写一写你熟悉的人。

【板书设计】

                     记忆——瓜地少年——怀念

                     相识——结识原因——盼望

                             紫色圆脸

                     相见    头戴毡帽    欢喜    知识丰富

         少年闰土            颈套项圈            聪明勇敢

                             雪地捕鸟            活泼可爱

                     相处    海边拾贝    钦佩

                             看瓜刺猹

                             沙地观鱼

                     相别    不肯出门    难过

                             托带礼物

【课后反思】

《少年闰土》是写人的文章。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是表现人物的基本方法,作品抓住了这些特点,将人物刻画得十分成功。课文中闰土的四件事都是采用对话的形式描述的,教学中引导学生紧紧抓住闰土的语言来体会他勇敢、聪明、能干、活泼可爱的特点,同时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热爱农村生活,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少年闰土》的人物描写极富典范性,在授课时我抓住其中人物描写的示范点,对学生进行读写结合的训练十分有效。

教学中,我注重放手于学生,让学生通过自读自悟,领会人物特点。如讲解四件趣事环节,我一改往日由老师津津乐道如何“捕鸟”,如何“看瓜刺猹”,如何“拾贝壳”“看跳鱼儿”故事情节的传统教法,而是尊重学生的意愿和选择,尽量让精采的语言出自学生之口。

此外,为了让学生更为透彻地理解“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这句话,我采用了对比的方法,让学生进行完形填空,放飞孩子们的思维。“当闰土看瓜刺猹、雪地捕鸟、海边拾贝、看跳鱼儿时,“我”在干什么?孩子们发挥自己的想象,有的说“我”可能在烤火、有的说“我”可能在读四书五经,还有的说“我”可能在背古诗……再对比一下闰土和“我”的生活,学生就自然能理解为什么作者说自己只看得见“四角的天空”了。

本课的遗憾之处是学生自由读,结合体会读比较多,但感情朗读指导被忽略了。学生在发言过程中思维火花的瞬间迸发教师没有及时抓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