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教学设计

玉田镇育才小学 张雪峥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34.35页《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面、棱、顶点以及长宽高(棱长)的含义,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在操作活动中进一步积累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立体图形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学习立体图形的价值,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

教学难点:理解长方体,正方体的关系

教学具准备

教具准备:长方体正方体模型,框架,粉笔盒,魔方,圆柱,球,牙膏盒,课件。

学具准备:长方体,正方体纸盒小棒,珠子。

教学过程

1、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师:我们学过些平面图形

生: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梯形,平行四边形。

2、请同学们在纸上画出一个平面图形说一说你画的什么图形

3、用手摸一摸画出的图形,说说自己的感觉

生:这些平面图形都在一个平面上。

4、教师摆出粉笔盒牙膏盒、魔方圆柱圆球等物品

教师提问:这些物体的各部分都在一个面上吗?(不是)

师:这些物体各部分都不在一个面上,它们都是立体图形。

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立体图形的长方体和正方体。

设计意图:复习学过的平面图形导入,引出立体图形,通过观察实物,让学生直观感受到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区别

5、指出这些物品中的长方体和正方体。说出生活中你见到的长方体或正方体的物体。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探究新知活动体验

师:同学们说的真好。大家已经初步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这节课我们要进一步研究长方体,正方体有什么特征。

板书课题: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

⒈长方体的特征。

 

教师出示长方形模型同学们取出自己准备的长方体纸盒。

师:请同学们观察这个长方体,说说长方体是由什么围成的?

生:面(师板书:面)

师:再看一看摸一摸两个面相交处有什么?

生:有一条边。

师:两个面相交的这条边叫做棱。板书:棱

师:同学们,再看一看摸一摸这三条棱相交处是什么样的?

生:尖尖的,(有一个点)

师: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板书顶点

师:请同学们拿起自己的长方体,依次摸一摸面、棱、顶点。设计意图:通过教师演示教具,学生观察,动手感触,从直观上认识面、棱、顶点,形象具体不空洞,便于学生接受。

(2)请同学们数一数长方体有几个面。

生:六个面。(师板书:6个面)

师:说一说你是怎样数的?

生:我是转圈数,再数左右两边的两个面,共六个面。(边说边演示。)

生:我是按上面,下面,前面,后面,左面,右面的顺序数的共六个面。(边说边演示。)

师:哪种方法不容易漏数呢。

学生发表想法:按上下前后左右,这样的顺序数不容易漏数。

师:同学们再次观察手中的长方体,看这六个面有什么特点?

学生可能回答:

这六个面都是长方形,或者其中有两个面是正方形。

上、下两个面大小相等,形状相同。

左、右两个面大小相等,形状相同。

前后两个面,大小相等,形状相同。

教师总结:上下面是相对的面,左右面也是相对的面,前后面也是相对的面,我们可以说相对的面完全相同(板书相对的面完全相同。)

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自己说一说,看一看的过程,学会学习方法,直接体验长方体面的特征

(3)教师出示长方体框架。

师:请同学们用准备好的小棒和珠子拼插一个长方体。

生动手操作。(师巡视指导)

师:你用了几颗珠子,几根小棒?

生:8个珠子,12根小棒。

师:珠子和小棒相当于这个长方体的什么部分?

生:顶点和棱长。

师:那么长方体有几个顶点,几条棱呢?

生:8个顶点,12条棱。(师板书)

师:请大家仔细观察,长方体相交于同一个顶点的三条棱,长度相等吗?

生观察回答:三条棱都不相等,或者其中有两条棱相等。

指长方体框架: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

师:同桌之间互相指一指,说一说。

师:数一数长方体的长、宽、高各有几条?

生:各有四条。

师:你发现长方体的四条长,四条宽,四条高有什么特点

生:长方体的四条长的长度相等,四条宽的长度相等四条高的长度也相等。

师:你是怎样知道的?

生:我是用尺子量的或观察得到的。

师:哪种方法更准确呢?(测量)

师:请你自己准备的的长方体纸盒测量出长高的长度,在小组内交流。

生操作,师巡视指导,强调表达长、宽、高的长度时要说出单位名称。

师:那么长方体的12条棱按长、宽、高分,可以分成几组呢?

生:三组。

师:每组几条棱?有什么特点?

生:每组四条棱,长度相等。(师板书)

设计意图:让学生亲身经历制作长方体框架的过程,既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也为学习长方体棱长的特征积累直观经验。

2.正方体的特征。

师:我们学习了长方体的面顶点棱的特征,下面我们来以小组为单位学习正方体的特征。

1)请学生拿出准备好的正方体纸盒对照长方体的特征自己研究正方体的特征,整理在表格。

2)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归纳后,全班交流,教师板书:

面:6个面.所有的面完全相同。

顶点:8个顶点。

棱:12条棱,所有棱的长度都相等。

设计意图:让学生用学习长方体特征的方法自主探究正方体的特征,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3.学生讨论比较长方体和正方体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学生交流汇报:

相同点:面顶点的个数都相同。

不同点:正方体的六个面完全相同,12条棱完全相等。而长方体是相对的面完全相同。12条棱不相等。

师:当长方体每条棱都相等时,它就是什么图形?(正方体)

师:那么正方体和长方体是什么关系呢?

生说自己的想法正方体是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

师总结:所以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长方体包括正方体。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比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相同和不同之处,引导他们理解二者的关系。

三、反馈练习巩固提高

1.练一练第1题,学生量出自己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纸盒的长、宽、高,并记录在表格中。(强调带上单位名称

2.练一练第2题,看图说出每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各是多少。(注意带上单位名称

3.练一练第3题,下图中的长方体都是由棱长是一厘米的小正方体摆成的,你知道它们的长、宽、高各是多少吗?

学生说一说自己的计算方法。

4.判断题(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

⑴长方体的六个面一定都是长方形。(    )

(2)一个长方体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    )

(3)长方体是特殊的正方体。(    )

(4)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叫做方体。(    )

(5)一个长方体(非正方体)最多有四个面面积相等。(   )

设计意图:通过设计有层次性和针对性的练习,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4、课堂总结、畅谈收获

1.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

2.教师归纳总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和它们之间的关系。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验收获的快乐,教师的总结帮助学生梳理整节课的知识脉络

 

 

 

五、板书设计

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

        顶点       棱

长方体  6个面       8个      12条,分三组

       相对的面完全相等      每组的4条棱的长度相等

正方体  6个面       8 个      12条

所有面完全相等       所有棱长度都相等

 

 

 

 

 

 

 

 

 

1